您好,欢迎来到农化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加入
托球农化231212
热搜甲酰胺丁草胺解毒喹双草醚对氯氯苄三唑酮DMF吡虫啉苯肼
产品目录:
产品列表
  • 适用作物: 1.防治小麦病害 (1)防治小麦白粉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110毫升,喷雾 (2)防治小麦全蚀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110毫升,喷雾 (3)防治小麦叶枯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110毫升,喷雾 (4)防治小麦叶锈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110毫升,喷雾 (5)防治小麦叶枯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110毫升,喷雾 2.防治水稻病害 (1)防治水稻纹枯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80-100毫升,喷雾 (2)防治水稻稻曲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80-100毫升,喷雾 (3)防治水稻穗颈瘟,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80-100毫升,喷雾 (4)防治水稻叶瘟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80-100毫升,喷雾 3.防治玉米病害 (1)防治玉米轮纹斑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80-100毫升,喷雾 (2)防治玉米褐斑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110毫升,喷雾 (3)防治玉米茎腐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110毫升,喷雾 (4)防治玉米秆腐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110毫升,喷雾 (5)防治玉米锈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110毫升,喷雾 4.防治棉花病害 (1)防治棉花枯萎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110毫升,喷雾 (2)防治棉花黄萎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110毫升,喷雾 (3)防治棉花根腐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95毫升,喷雾 (4)防治棉花立枯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95毫升,喷雾 5.防治高粱病害 (1)防治高粱紫斑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80-100毫升,喷雾 (2)防治高粱黑穗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80-100毫升,喷雾 (3)防治高粱纹枯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80-100毫升,喷雾 6.防治花生病害 (1)防治花生锈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95毫升,喷雾 (2)防治花生纹枯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95毫升,喷雾 (3)防治花生叶斑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95毫升,喷雾 (4)防治花生褐斑病,每亩用5%悬浮剂,约用量90-95毫升,喷雾 包装规格: 80ml×50瓶
  •   英文名称:BIFENAZATE 化学名称:3-(4-甲氧基联苯基-3-基)肼基甲酸异丙酯 其他名称:NC-1111;CRAMITE;D2341;FLORAMITE 分子式:C17H20N2O3 分子量:300.35 理化性质: 联苯肼酯是联苯肼类杀螨剂。其纯品外观为白色固体结晶;溶解度(20℃);在水中为2.1mg/L;有机溶剂中(g/L);甲苯中24.7,乙酸乙酯中102,甲醇中44.7,乙腈中95.6;分配系数(正辛醇/水):Log Pow=3.5. 毒性: 联苯肼酯原药对大鼠急性经口、经皮LD50均>5000mg/kg,急性吸入LC50>/L;对兔眼睛、皮肤无刺激性;豚鼠皮肤致敏试验结果为无致敏性。大鼠90d亚慢性喂养试验结果最大无作用剂量;雄性大鼠为/kg.d 雌性大鼠为/kg.d;4项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体外哺乳动物基因突变试验、体外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试验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联苯肼酯480克/升悬浮剂对大鼠急性经EILD50>5000mg/kg,急性经皮LD50>2000mg/kg,急性吸2LLC∞>2mg/L;对兔皮肤无刺激性,兔眼睛有刺激性,但无腐蚀作用;豚鼠皮肤无致敏性。 联苯肼酯480克/升悬浮剂对虹鳟鱼96h的/L,斑马鱼LD50(7d)为/kg;蜜蜂48h急性经口LD50>110μg a.i./蜂,急性接触LD50>μg a.i./ 家蚕二龄LD50为/kg.该制剂用于苹果树,对鱼类高毒,高风险性;对鸟中等毒,低风险性;对蜜蜂、家蚕低毒,低风险性。使用时应注意远离河塘等水体施药,禁止在河塘内清洗施药器具。 作用特点及杀虫谱: 联苯肼酯是一种新型选择性叶面喷雾用杀螨剂。其作用机理为对蟎类的中枢神经传导系统的一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独特作用。其对蟎的各个生活阶段有效,具有杀卵活性和对成蟎的击倒活性(48-72h),且持效期长。持效期14d左右,推荐使用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对寄生蜂、捕食蟎、草蛉低风险。 用于苹果和葡萄防治苹果红蜘蛛、二斑叶蟎和MCDaniei蟎,以及观赏植物的二斑叶蟎和ewis蟎。 剂型: 24%、50%联苯肼酯悬浮剂,2.5%联苯肼酯水乳剂
  • 通用名称: 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作用机理: 以触杀、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对蟎类无效。 产品特点: 本品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适用作物: 十字花科蔬菜、苹果、柑橘、叶菜、棉花 登记作物: 十字花科蔬菜 防治对象: 能有效防治菜青虫、潜叶蛾、小菜蛾、红蜘蛛、棉铃虫等。 使用技术要点: 制剂用药量:25-30克/亩喷雾。菜青虫2-3龄幼虫发生期施用最佳,亩兑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虫害发生严重时用高剂量。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 规格: 80ml×50瓶 180ml×20瓶
  •   农药登记证号: 农药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文件)号: 产品标准号:   阿维•甲氧虫酰肼 有效成分含量:10% 阿维菌素含量:2% 甲氧虫酰肼含量:8% 剂型:可湿性粉剂   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 作物(或范围) 防治对象 制剂用药量 使用方法 水稻 二化螟 45-50克/亩 喷雾 (注: (1)公顷用制剂量=亩用制剂量×15 (2)总有效成分量浓度值(毫克/千克)=(制剂含量×1000000÷制剂稀释倍数)  1.植株喷雾施用,喷雾时应整株页面均匀喷雾。2.施药时田间保持3-5厘米水层,施药后保水3-5天。 3.下雨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 生产企业名称:上虞市银邦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杭州湾上虞市化工园区纬五路1号         邮编:312369 电话:0575-82730408                                传真:0575-82730068 网址:http://www.ybchem.com                      邮箱:info@ybchem.com 杀螨剂 产品性能(用途): 双酰肼类杀虫剂,为一种非困唇形结构的蜕皮激素,模拟天然昆虫蜕皮激素,激活并附着蜕皮激素受体蛋白,促使鳞翅目幼虫在成熟前提早进入蜕皮过程而又不能形成健康的新表皮。从而导致幼虫提早停止取食,最终死亡。 注意事项: 1.产品在水稻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季最多使用1次。 2.本品不可与呈碱性的农药或物质混合使用。为延缓抗性产生,可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轮换使用。 3.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等,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等。施药后应及时洗手、洗脸等。 4.本品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5.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避免接触此药。       中毒急救: 1.如不慎接触眼睛,立刻用清水轻柔冲洗15-20分钟,并携此标签请医生治疗。 2.如不慎接触皮肤,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立刻用清水冲洗15-20分钟,并携此标签请医生治疗。 3. 如不慎吞服,立刻带标签就医,请医生治疗。除非在医生的指导下否则不要催吐。对症治疗,无特效解毒剂。 4.如不慎吸入,转移至新鲜空气处,立刻请医生治疗。 储存和运输: 本品应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防雨处,远离火源或热源。置于儿童触及不到之处,并加锁。勿与食品、饮料、饲料等其他商品同贮同运。 其他说明: 净含量(重量):   毫升(克)  生产日期:  年  月  日       批号:            有效期:2年 颜色标致带
  •   防治水稻害虫: 24%多来米SC15-3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和儿化螟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24%多来米SC防治稻纵卷叶螟20ml/667m2、30ml/667m2的保叶效果,药后7d分别为76.7%和79.9%,药后15d分别为88.8%和92.8%。对儿化螟的防治效果,24%多来米SC30ml/667m2可较好控制二化螟的为害,保苗效果可达90%以上 防治夜蛾类害虫: 通过小区和大田试验,发现24%多来米SC用于防治秋季白菜上甜菜夜蛾有突出的防治效果,药量20mL/667m2,药后24h防效就达到90%以上,以后逐天提高,第7d达到98%以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多来米SC20ml/667m2对甜菜夜蛾有优良的防治效果,药后2d、5d防效为89%,药后11d防效仍在80%以上。田间试验结呆显示,24%多来米SC4000倍液喷雾防治甜莱夜蛾,药后1d和7d防效都在80%以上,药后3d达到防治高峰、防效均在90%以上。 防治苹果害虫: 在苹果害虫防治上,24%多来米SC对苹果棉褐带卷蛾越冬出蛰幼虫和第1代幼虫均有很好的药效,其3000-8000倍液处理防治效果在87-99%之间,田间有效控制期达15d以上,可有效地控制该虫为害。尤其是甲氧虫酰肼对卷叶虫苞内的各龄幼虫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即使在棉褐带卷蛾幼虫为害盛期田间大量形成虫苞以后使用,也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在一般虫口密度条件下,于苹果花后越冬幼虫出蛰盛末期和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各喷施1次,可有效地控制其全年危害。从经济、药效等各角度考虑,推弄使用剂量以5000-6000倍液为宜。 小结: 24%多来米SC作为一种仿生激素类杀虫剂,促进鳞翅目幼虫非正常蜕皮。幼虫摄食本药剂1-2小时后,即停止取食,不再危害作物,并产生异常脱皮反应,导致幼虫脱水、饥饿而死亡。对高龄和低龄幼虫均有效,持效期较长。在推荐用量下对作物安全,不易产生药害,它的高效性、环境友好性,是符合人们对现代农药的要求和发展趋势的。